close

Robinvale Vineyard 1.JPG 

** Robinvale Vineyard-葡萄園近照看起來不高,但卻也有200cm,因此工作時非常辛苦 **

在離開“French Island“後,就近又前往了以迷你企鵝聞名的“Phillips Island“,但只短暫待了一天便決定離開。為什麼呢?首先是受不了那市儈的商業環境,在這個島上什麼都要錢(可以感受到~~澳洲人想賺觀光客的錢想到瘋了!!)真的好不習慣;再者,是看企鵝的環境不如預期。

也許是在“French Island“上有了在野生環境裡自然觀賞動物的美好體驗 。當我們發現看企鵝竟然是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看臺中便沒了任何興致, 於是當下決定離開。

原本計畫下一個行程是前往另一個WWOOF農場待到11月,之後再找工作(因為從各方面得的訊息都說這個月沒有工作),但我們卻碰了一個大釘子。

那天花了兩個多小時打了近20通電話,但就是無法找到能夠馬上提供我們工作的WWOOF農場(事後歸結出一個經驗,一定要在一週前事先連絡,讓農場主人準備並有個緩衝),於是只好先回到Melbourne。

 

又經過了兩天的轉折,終於得到一份工作的消息,當時毫不猶豫的便出發了,而那個地方就是 Robinvale。

這個小鎮位於Melbourne西北方,車程約381公里,是Victoria省境內最大的葡萄產地(食用葡萄而非釀酒)。來程一共轉了三班車,花了8個小時才到(可見有多內陸)

而更誇張的是在這裡∼∼手機竟然收不到任何訊號,心想這下真的又失聯了。

Robinvale Vineyard 3-.JPG 

** 這個區域是Victoria 最大的食用葡萄產區,放眼望去都是葡萄園 **

然而,我們最擔心的事竟還是發生了...

在葡萄園生活近七天了,但工作的狀況並不理想,主要原因是“季節不對“ 。

之前一直認為季節再不對也應該會有工作(或許不是採收),況且在電話中也與當地聯路人確認過了,但是到了現場才發現原本的工作需求量不大,再加上氣候不穩定(下雨),故工時並不固定。

就如現在,六天僅工作15個小時,收入相對也不好。據當地馬來西亞朋友所說,這已是連續第三週了,或許前兩週情況沒那麼糟,但也不理想。相較於北方(QLD or Darwin)不但價格低、工作時數差距也很大,而這使我們不得不慎重考慮,前往北方工作的可能性。

在雪梨時,考慮到整體季節的轉變,估計越往南氣候會越舒服(因為春天到了,而北方當時已開始進入炎熱的春、夏季)。就是這個想法,決定了我們旅遊方向的基調(由雪梨南下墨爾本,進入Tarsmania,折返後轉西,之後往北到Uluru or 繼續向西到西澳,再北上到Darwin, anyway是依順時鐘方向前進)

但如今回想,我們也因此而侷限了其他可能性(因為之前就曾聽說在春季,北方的工作機會遠多於南方,但我們不為所動)。不過連有經驗的馬來人也被困在此地,可見他們也吃了天氣的悶虧。

這裡的工作是辛苦的,頂著大太陽在葡萄園中修剪枝枒,往往一站就是數個小時,雙手不間斷地往上舉(葡萄架約200cm),頭也要跟著上仰。

那也就算了,更可惡的是無以數計又擾人的蒼蠅,成群在身邊不斷地騷擾,簡直快恨死了(很難想像吧!那麼美的葡萄園竟然充斥著數不盡的蒼蠅,幸好它們體型不大,故整體視覺還是很怡人的...)

Robinvale Vineyard 2-.JPG 

 ** 這個路標是方圓2公里內唯一的路標,右前方就是我們的宿舍 **

經過一週幾乎停工的生活,大家都開始焦躁不安,畢竟時間就是金錢,尤其是離鄉背井來此的“大馬“朋友們。

Anyway經過這次教訓後,得知季節、氣候的影響,也了解到Timing的重要性。真得要事先詢問清楚所有狀況,才能動身出發呀!

更體會到沒有工作的苦悶及看天吃飯的無奈,回想在台灣上班時,竟還不時的巴望能放個“颱風假“,現在覺得自己真是該打...

不過還是有很高興的事,這段時間認識了一對夫妻(Vice夫婦,來自馬來西亞的印度人),才結婚四個月,之前在馬來西亞從事護理工作,目前一同在澳洲工作。與他們頗為投緣的,而他們也的確很好相處,常常會在苦悶的停工時段,說著不慎流利又有濃重口音的馬來或印度英文與我們聊天。

因為對彼此的背景都不甚了解,故幾天下來收穫頗多。例如:有天晚上他們拿出結婚照片,就開始向我們介紹印度婚禮(他們的結婚紀念),或互相交換各自的飲食文化(因為每天都要煮三餐,這就成了觀摩的好機會)。

而我們則拿出一整本介紹台灣的brochure從頭解說一番,現在他們不但知道台灣在哪裡、有多少人、有哪些景點,當然還有知名的小吃等…,這種感覺還真棒呢∼

當然,也一起分享了在澳洲生活的經驗(如:各種經濟又實惠的生活資訊...),昨天更討論到是否要一起移動到北方工作呢∼心想緣份就是那麼奇妙,這個農場上其實大部分是語言相通的馬來華人(不但華文能通,連閩南話也暢行無阻),而偏偏卻與這兩位印度人有那麼深的交集。

DSCF0003_1.jpg 

** 與Vice夫婦(中,前後)和馬來華人阿強合影 **

Bunk House.JPG 

** 我們的宿舍,當地稱為Bunk House(看起來有點像組合屋),每排共有5間房間 **

DSCF0024.jpg 

** Bunk House內部一隅(房內共二組上下鋪的單人床與二個衣櫥)**

馬來人(尤其是華人)在這個地區可說是最大的農場勞工族群。 這裡的華人數量真的很可觀,雖然我們來自不同地方,但文化背景卻是驚人的相似,從傳統習俗、生活飲食、流行文化,甚至語言也沒有太多的差異。

就像20∼30年前我們父執輩出國當外勞一樣,如今東南亞地區的人民仍然不斷地前往北美及亞洲其他國家謀生(主要是日、韓、台、港、紐、澳)。記得在台灣,不時可在假日的街頭上或車站看到為數龐大的外籍勞工,但卻總是視而不見。

在此處與他們生活了一週,卻深刻地感受到離鄉背井謀生的無奈與痛苦,而他們往往背負著整個家庭的生計,那種壓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。比較幸福的是夫妻一起過來,如果是有小孩的家庭,就大部分是一人獨自工作,於是照片就成了他們思念家人時的慰藉。

相較於他們,我們是自由、有選擇的。而他們卻是在不得已的狀況下,非法居留於此。

尤其是華人,在東南亞地區所受到的待遇並不平等,因此有機會都想離開,而出外工作便成為最普遍的選擇。因此澳洲並不是他們唯一前往的國家,不少人也曾去過東北亞及台灣,總之生活是顛沛的。

心想50、100 or 200年前,我們的先祖都是因為故鄉生活困苦,不得已而遷移海外。如今在台灣生活的我們已經安定、富足了,而他們卻仍然在找尋下一個更理想的居住地與工作環境,心中很是難過。

但也更讓我們體會到國家的穩定、繁榮對百姓的影響有多麼深。然而,生在台灣的我們是否有好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環境與條件呢?頗值得我們深思.......

總之,現階段這個地方是賺不到錢的(連基本開銷都無法平衡),於是決定下週要前往另一個農場,目前正密切的聯繫與詢問當中,希望會是好的開始.......

告別Robinvale.JPG  

** 告別 Robinvale in Train Station **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is&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